全文1400字,閱讀需要3分鐘
雖說規劃無定式,但在一個具體項目中,基本都要回答三個問題:“做什么”、“怎么做”和“怎么用”。運用行動四劃,目標謀劃對應著“做什么”,重點在于確定規劃目標與原則;路徑策劃和空間規劃同步開展,對應著“怎么做”,主要在傳統規劃方法基礎上,融入新的技術與內容;實施計劃對應著“怎么用”,要將紙面成果轉化為可具體實施的計劃與行動。在這個基本框架下,我們總結了三十六個字,合稱“行動規劃九條”——有限目標、二八定律、熟知運行、策劃導入、劃分階段、政策設計、定制行動、綜合咨詢、漸進規劃——為解答規劃項目所面臨的三大問題提供一個基本的經驗范式。
【有限目標】是指針對不切實際的“理想目標”而言。行動規劃認識到,一次規劃不能解決全部的城市發展問題,也無法滿足所有的城市發展需求。無論是一個規劃,還是規劃編制工作本身,都應當考慮時效、突出內容、量力而行,善于找準有限的工作目標。(閱讀詳情)
【二八定律】是對事物普遍不平衡發展規律的形象概括。在思考的每一層次和每一步驟中,時時運用二八定律,是讓工作目標聚焦、邏輯體系嚴謹、規劃效用突出的一個好辦法。認識城市,編制規劃,開展工作,都要不斷地去抓住最關鍵的20%。(閱讀詳情)
【熟知運行】強調城市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空間結構是經濟社會關系的投射。一個成功的規劃方案,不是被“創造”出來,而是經濟社會和城市運行規律使然。因此,研究對象發展規律,識別空間發展需求,是路徑策劃和空間規劃共同的前提條件。(閱讀詳情)
【策劃導入】是指在常規規劃方法(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無解的情況下,通過創造性思維為城市和地區發展提出有價值的目標和科學可行的執行方案。它既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一種項目品類,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元的規劃需求。(閱讀詳情)
【劃分階段】本質上以近實遠虛原則盡可能抵消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將城市在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分解為前后關聯的多階段決策過程,再基于對不同階段發展的共性和差異性的分析,在“最大公約數”之上進行“模擬生長”,構建一個動態包容的規劃方案。(閱讀詳情)
【政策設計】強調空間方案并不是實施于“真空”之中,必須與政策制度緊密結合。政策設計不僅僅是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和配套政策,更意味著對政策環境的研究要先于空間規劃的開展,空間方案的設計務必要以既有政策的空間匹配和特定空間的政策供給作為基礎。(閱讀詳情)
【定制行動】不是傳統規劃實施中簡單羅列的行動表和項目庫,而是以城市的決策者和開發組織者的需求和能力為導向,為其提供一整套趨近于現實操作環境的實施指引,將偏專業的規劃意圖和空間方案轉譯為具體的政府(企業)工作安排和項目行動指南。(閱讀詳情)
【綜合咨詢】是以規劃工作的空間對象作為載體,通過借鑒常規咨詢的工作方法和內容,為客戶提供包括戰略、空間、運營、政策、財務等在內的全方位全流程的決策支持。其核心是應需定制、方法集成、軟硬結合,提供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閱讀詳情)
【漸進規劃】并非一類規劃品種,而更像一個規劃平臺或一套工作機制。其核心理念就是面對階段性目標和問題,立足可行性的供需匹配,強調運用“評估——決策——行動”的滾動工作方法,堅持持續漸進地改善城市發展,以實現精準規劃、從容建設的目的。(閱讀詳情)
這九條,有的是關鍵原則,有的是常用方法,還有若干新的規劃品類,雖談不上系統全面,也算是我們在十年間對行動規劃的一得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