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猜測:預算過高未通過審議?
部門回應:并未擱淺,只因前期工作量太大故推遲到4月底開工
南方日報訊(記者/劉麗)深圳交通部門宣稱3月底開建的北環大道改造工程,為何遲遲不見動工?市民紛紛猜測,是否因9.7億元的預算超標,未能通過人大審議,該項目只能擱淺?對此,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回應稱:北環大道改造工程,并非因為預算超標未通過審議而擱淺;而是因為改造工程前期工作過于復雜而延遲開工。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編制標書,力爭4月底前正式開工改造。
市民疑惑:
改造工程為何遲遲不見開工?
今年3月下旬,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部門了解到,深圳預計投資9.7億元用于改造北環大道,改造項目長19.5公里,改造工程計劃于今年3月底開工,明年3月底竣工。北環大道經改造后,將成為繼深南大道、濱海大道后,深圳的又一條標志性景觀大道,且力求成為一條“低碳大道”。其主要的改造內容包括:提升路面景觀效果,將現狀中央分隔墩改為3米寬綠化分隔帶;主車道和兩側輔道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白加黑),重新鋪設人行道板、新建自行車道;完善沿線交通服務及行人設施,新建人行過街天橋10座,設港灣式公交站23對;提升北環大道綠化景觀水平等。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門計劃,改造后的北環大道中間將設置綠化隔離帶,該綠化隔離帶將以深圳市花簕杜鵑為特色貫穿東西軸線,通過不同色彩組合、花期的控制,提升道路的整體景觀,構成北環大道的景觀特色,成為名副其實的“市花大道”。
然而,3月已然過去,為何北環大道改造工程卻遲遲不見動靜呢?由于交通部門并未主動向大眾說明工程延期的具體原因,而導致近期不少市民猜測,稱北環大道改造工程9.7億元的預算超標,而未能通過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從而導致工程擱淺。
人大代表質疑:
9.7億元是否過高?
對于北環大道改造高達9.7億元的預算,的確也有不少市民和人大代表發出質疑。
“9.7億元的投資計劃值得商榷!”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富海就提出,9.7億元的投資在深圳市整個城市建設投資中也占有相當的比例。他建議,政府應該把更多的錢花到社區里,讓市民切實地感受到城市建設帶來的利好,而不要光在幾條體現形象的道路工程上大做文章。
對于計劃改造的方式,王富海也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北環大道的年限并不算長,很多功能都還不影響使用。尤其目前北環大道的中間隔離帶和兩邊的綠化帶都還很不錯,沒有必要為了添加一些花花草草而大動干戈,全盤挖掉重建。即便是要改造,也應該遵循節約和實用的原則。
部門回應:
改造工程不會浪費市民的錢
“請市民放心,我們是負責任的,不會浪費市民一分錢!”對于市民的猜測和人大代表的質疑,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用設施管理處處長楊黨旗回應稱,北環大道改造9.7億元的造價預算,是經過多輪評審、論證而最終確定的,是合理的。他表示,請市民放心,改造工程一定不會浪費市民一分錢。而對于改造工程為何遲遲未能動工,他則解釋稱,是因為該改造工程前期的工作量超過了預期,而導致工程延期開工。該項目并未擱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編制標書,力爭今年4月底正式開工改建,并爭取按計劃工期完成建設。
而記者也了解到,北環大道已經“服役”近20年。它是深圳目前最為繁忙的城市快速路之一,承擔寶安、南山等交通區域的快速通過功能,也承擔著部分特區內外聯系道路和特區內南北向道路的交通轉換功能,是深圳東西向交通動脈。北環路于1989年開建,至1992年竣工。
“一條道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深圳使用了20年,這相當不容易。”據深圳市交委規劃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北環大道在20年前屬于超前設計,為深圳這20年的發展留足了空間,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該道路存在路面局部破損、行車噪音大、交通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已達到中修局部大修標準。深圳市政府原計劃去年對北環路進行大修改造,但受地鐵施工土方外運影響,北環路改造項目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