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gksis"><optgroup id="gksis"></optgroup></source>
  • <source id="gksis"><bdo id="gksis"></bdo></source>
  • <button id="gksis"></button>
  • 《前海之前:河套太小,深港創新圈太虛...》--轉載王董事長等接受南方都市報的采訪

    時間:2009-08-28

    摘要:“前海在哪里?還沒有聽說呢。”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幾位廣州研究粵港澳合作的知名專家不約而同地說。雖然廣東人對深圳南山區的前海還很陌生,但在深圳,這里的投資正在不斷升溫,管中窺豹,今年片區房價一度沖高至2.7萬元/平方米。
       “前海在哪里?還沒有聽說呢。”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幾位廣州研究粵港澳合作的知名專家不約而同地說。雖然廣東人對深圳南山區的前海還很陌生,但在深圳,這里的投資正在不斷升溫,管中窺豹,今年片區房價一度沖高至2.7萬元/平方米。
        19日,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12次會議上,前海再次成為粵港兩地關注度最高的合作區。根據會議簽署的《關于推進前海港深現代服務業合作》的意向書,前海定位為深港合作先導區與機制體制創新區,港澳及東盟服務業、高科技產業合作的載體。
        前海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的高端亮相,決定著其絕不僅僅是未來深圳的城市中心之一,也將在粵港合作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粵港合作“絕無僅有”的寶地
       “就粵港合作來說,前海是一塊絕無僅有的寶地。”深圳城市規劃設計院原院長王富海昨天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作為深圳市人大代表,他曾經向深圳市提交過一個議案,認為深港合作“河套太小,(深港)創新圈太虛”,前海地區應該是將來深港合作的重點區域。
        前海本是深圳西岸蛇口以北靠近寶安區中心,面對珠江口伶仃洋的一片灘涂地,經填海后形成了最新的開發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可開發者達10平方公里,擁有一條縱深的生態走廊,具有大小南山和前海灣岸的生態景觀資源。
    “南沙是大珠三角的地理中心,而前海的位置則將是大珠三角的經濟中心。”王富海說。他表示,前海的硬條件優越,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城際軌道以及地鐵都很便利,離深港也較近,前海的交通優勢使其成為深港合作的首選。
    目前,前海已成為深圳以至珠江口東岸的戰略要地,北有寶安國際機場,西面及南面為深圳西部港口群,包括大鏟灣、媽灣、赤灣及蛇口等貨柜及散貨港和臨港工業區。前海乃集合海陸空的綜合型交通樞紐,既有高速公路、臨港鐵路(接入九廣鐵路)、珠三角城際快鐵及海運、空運等連接。
       “從整個珠三角來看,處于地理核心的是廣州的南沙,但是南沙各種配套跟不上。而前海則將是大珠三角的經濟中心,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城際軌道以及地鐵都很便利,離香港和深圳市內較近。”王富海說。
    與省內另一個粵港澳合作“示范區”———珠海橫琴新區相比,前海也有獨特的優勢。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副院長郭萬達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前海依托深圳的產業基礎,海陸空的交通優勢,與橫琴定位并不同。前海是深港高端服務業合作的示范區,香港的高端產業較之澳門有很大優勢。而且,前海的體制設計和法制目前還沒有設立,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依托香港高度發達的金融業,使得前海成為“邊境金融特區”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這是高端服務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十余年探索 定位逐步清晰
        王富海回憶,早在2000年前后,深圳就發現了前海的價值所在,“當時,科技、交通、住宅等各個部門都從有利于各自行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開發前海的思路,好在深圳市政府對這塊寶地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01年,深圳出臺的“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帶”規劃中,曾將前海片區作為整個產業帶的起點,定位為深圳軟件園區,作為深圳高新區產學研功能的自然延伸。在《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提出,“前海片區建成一個園林式花園式高技術創業園區,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軟件研究、開發、生產、加工出口基地”。
    時隔兩年,2003年《深圳市近期建設規劃(2003-2005)》出臺,提到要重點推進前海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設,前海從“高新軟件園”的定位,被置換為“物流中心”。
        2007年,《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將前海-寶安中心區定義為與福田中心區并列的深圳中心區之一,同年,深圳公布《西部濱海地區綜合開發策略研究》,提出以填海方式將西部濱海地區定位為區域生產服務中心、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及區域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明確將前海灣地區規劃為未來泛珠三角地區現代服務業中心。
    去年8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來深專程視察了前海片區及蛇口,指示要將前海作為深圳體制創新的承載主體,深入研究“粵港深”創新合作的思路和方式。
        今年1月8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綱要中,前海片區被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綱要明確提出將深圳前后海地區作為粵港合作的試點地區之一。
        5月,獲國務院批準的《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從國家戰略層面再次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前、后海地區的規劃建設和體制創新,作為加強與港澳合作和參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載體。6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深圳強調,前海有10平方公里的土地,香港和深圳可以合作共建前海現代服務業示范區。
    近10年來的探索與努力終于在8月19日開花結果,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12次會議明確,前海將成為深港合作先導區機制體制創新區,開始謀求和香港合作,成為特區中的特區。
        郭萬達告訴記者,近10年來,前海從自己摸索著發展,最終尋求和香港合作,這是最大的突破。“發展什么產業是市場規律決定的,而最重要的是和誰一起發展,用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的一句話來說,‘制度重于技術’。前海找到香港這個合作伙伴,在體制創新的框架下,可以預見,未來將有遠大發展前景。”郭萬達說。
    六條定位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毛艷華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粵港合作,在全省動起來很難,選擇包括深圳前海在內的片區試點突破,則是有效的辦法。將粵港澳合作與綜合配套改革結合起來,進行廣東產業結構升級,和香港合作發展高端服務業,前海是最佳著力點。
        郭萬達認為,前海不只是深圳和香港的前海,也是珠三角的前海。“珠三角面臨產業轉型,需要更加開放,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承擔了這種歷史使命。”郭萬達說。記者了解到,原深圳市規劃局、發改局,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等有關部門已經聯合起草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發展規劃(2009-2020年)》。據了解,前海將重點發展六個產業:發展以離岸業務為突破的創新金融;發展向供應鏈和國際貿易延伸的現代物流;發展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總部經濟;發展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和專業服務;發展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的通訊與媒體服務;配套發展高端商業服務。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州一页,欧美区日韩区,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