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四大主題建筑設計征集即將展開、園區建設全面啟動。從武漢市政府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園博園建設已有序展開,四大主題建筑規劃首次露臉,明年基本完成建園布展。
四大主題建筑將征集建設方案
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定于2015年9月底至2016年4月底在武漢舉辦,規劃總用地231公頃,位于在建總面積31.68平方公里的張公堤公園的核心區。
武漢市園林局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園博園總體規劃突出生態、科技、人文、民生、地域五大特色,結合現狀地形、地貌及本屆園博會的特點,以“山水連枝,雙軸兩區,一心三館”為整體園區規劃結構。
“山水連枝”是通過北掇山、南理水、中織補的手法,構成東西方向生態山軸與貫通南北方向景觀水軸的整體生態格局,連接“兩區”。
“兩區”分別為景區和展區,其中景區以三大景區構成:入口景區、荊山景區、楚水景區。
北入口景區為園博園的主要出入口,游客可步行或乘坐園區游覽車進入。南入口景區主要服務于自駕游客,游客經過幽幽竹林,緩緩步入。東入口景區和西入口景區主要服務于城區游客,作為游人檢票入園的集散區域。
“一心三館”即為四大主題建筑:國際園林藝術館、荊山景區之巔(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之地)——張公閣、楚水景區——綠色科技館、園區南出入口——創意生活館。
武漢園林局局長蘇霓斌透露,其中張公閣為5層閣樓建筑,位于荊山之巔,是全園制高點,外觀為閣樓式仿古建筑,內部擬布置為展示張之洞文化的博物館。
國際園林藝術館位于北入口景區,這座融游客服務、園林展示、藝術交流、學術研究、活動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將系統展示世界園林發展歷史、介紹世界園林藝術的各大派系及代表人物,并重點展示世界不同地域十個著名園林實景。
綠色科技館位于三環線以南,是結合山體打造的生態覆土型綠色三星節能建筑。館內通過科技數碼互動等模式,多層次運用智慧園林手段,展示生態濕地凈化、新能源運用的最新技術及成果。
創意生活館位于南入口景區,它將為人們展現與園林創意生活相關的內容,游客可以在這里參觀別具特色的家庭花園,參加花卉交流、植物科普講座和趣味園林等活動。
據了解,按照總體規劃節點,園博會2015年開幕,2016年閉幕,明年基本完成建園布展,今年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招商招展,完成宣傳口號及吉祥物的征集。同時,啟動總體規劃的分項設計,完成四大主題建筑場館等建設方案的征集。
三大展區容納百余個展園參展
依據園林與生態科技、園林與人文藝術、園林與幸福生活三大主題,園博園規劃形成三大展區,即“北片展區”、“南片展區”和“生活片展區”。
武漢市園林建筑規劃設計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展園以組團式布置展園,即以一個公共服務區為中心,展園圍繞周邊擬建設“長江文化”、“茶文化”等多條特色線路,屆時將有來自城市、團體、組織、企業、學校、大師等百余個展園參展。
北片展區招展主題為園林與人文藝術,通過國內、國外、傳統、現代、新銳的園林藝術創意手法展現園林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策展包含友城園、大師園、未來暢想園等。
南片展區招展主題為園林與人文藝術以及園林與幸福生活兩個主題。園林與幸福生活主題展現園林與人們生活的互動。策展包括創意生活園、企業園、省城園、園藝康療園、五感體驗園等。
生活片展區是以周邊八個社區為單位的社區組團,分別形成特色主題園區,同時,通過“社區綠化比賽、園藝藝術展示、植物社區領養”等互動活動方式,加強周邊生活社區與園博的聯系,使市民參與、共建“我的園博我的家”。
該負責人介紹, 本屆園博園的植物規劃,秉承生態優先、科技引領、植物造景、文化融匯、特色彰顯的原則,布置了幾十種典型植物群落,如杉林區、木蘭區、梅花區、色葉林區、荷香區、竹海區等。
■創新
將垃圾場變廢為寶
值得一提的是,園博園所選取的地塊中,有四分之一是在原金口垃圾填埋場之上,垃圾場上建園在歷屆園博會中尚屬首次。據了解,金口垃圾場1989年啟用,2005年關閉。
“要在垃圾場上建公園,首先要進行無公害化處理。”武漢市城管局副局長米新橋表示,城管部門在一年前已開始垃圾場整治,目前已完成了地質勘探調查報告,相應的招標方案也已經出臺,將用1年半左右的時間,通過“耗氧降解”,逐步改善基地土壤質量,實現土壤凈化、綠地恢復的目標。
“如果不處理,里面的沼氣可能燃燒或爆炸,自然降解至少要30年。”米新橋介紹,“耗氧降解”技術主要是在垃圾場底部埋設管道,通過抽排回灌的方式反復循環,該項技術在北京、吉林已取得成功。
蘇霓斌表示,待垃圾降解處理完成后,將對地形進行緩坡處理,堆填造型,種上體現地域特色的鄉土喬木。
用命名方式劃分片區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已連續舉辦九屆,此次與往屆最大的不同在于,對傳統園區建設的突破與拓展。
歷屆園博會大致都將各建園參展城市劃分為北方、江南、巴蜀等幾大片區,而此次園博會完全將這一劃分打散,采取命名的方式劃分,“各個參與城市各具特色,自成小主題,但又必須融入所在片區的大主題”。
據了解,為了吸引更多外地城市來漢建園區,主辦方將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如:根據建園大小面積,給予數額不等的經費補貼,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獨立運營、進行商業促銷等。
園博會結束后,大量的建筑、綠化及基礎設施如何管理?園博會籌備工作指揮部相關人士表示,展會后,園博園經典部分將成為城市綜合性公園,并選擇優秀展園作為公園景點永久保留,面向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