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文摘錄自2018年4月9日《珠江時報》對蕾奧佛山分公司總經理楊欽的專訪《政協舞臺上的老將“楊三多”》。
楊欽:佛山市禪城區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人資環委副主任、蕾奧佛山分公司總經理
全文1500字,閱讀需要3分鐘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起步之年.“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被納入今年禪城區政府工作報告,并列為今年禪城區重點工作之一。
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如何破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禪城命題?
“禪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區,鄉村振興不能簡單地以‘鄉村’來看,而是要從城市化的角度來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在楊欽看來,位處佛山中心區域的禪城,可謂寸土寸金,近年來城市與產業的發展新空間多集中于村居,因此,整合并盤活村居土地資源成為禪城拓展空間的內在要求與必要路徑。
這也是禪城所考量的。近年來,禪城圍繞“首善之區、創新中心、幸福家園”的戰略定位,以城市的思維謀劃村居發展,通過建設“三美一優”(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服務優)的美麗文明村居,進一步振興村居,讓村居美起來、村民富起來,為廣大群眾創造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更加宜居的美好家園。禪城美麗文明村居建設,貢獻振興鄉村的“禪城經驗”與“禪城智慧”。
今年禪城還提出,要重點挖潛產業發展空間,推進村級工業園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年內每個鎮街各打造2個示范點。4月3日,禪城同時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和村級工業園區整治現場會,區長孔海文強調,村級工業園是未來發展的空間,禪城各鎮街、部門需形成合力,邁更大更快的“步子”,把“巢”筑好,才能引來優質項目。
楊欽認為,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要對村級工業園的土地、物業進行整合提升,連片改造,引進社會資金參與現代化園區的投資建設,創造載體平臺承接產業項目。“產業正是鄉村振興的支撐。”
在產業發展規劃上,楊欽認為,可以依托現有產業資源,結合特色發展目標和鄉村振興、城鄉結合方向,借鑒國內外相關項目成功建設經驗,站在政府和市場需求角度,結合自身及周邊區位產業、人才、文化景觀等資源優勢,制定產業規劃。“具體要明確發展定位、產業方向、業態導向,還要識別出可以啟動項目和產業龍頭項目,謀劃創新、因地制宜、整合項目,加快特色產業集聚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空間規劃上,楊欽認為,要以修建性詳細規劃深度的城鄉設計方案,引導鄉村布局、功能布局、空間環境、鄉村形態的打造,并提出相應的開發行動計劃,通過對土地現狀、權屬、征地等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
而產業和空間規劃的實施,資金不可或缺,財務安排要明確。楊欽認為,要根據產業定位和空間規劃,從靜態和動態層面分析村容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財政支出,對村內開發運營成本進行預算,建立綜合運營成本賬,結合行動計劃預測各年度財務支出預算。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內涵和外延豐富。楊欽強調,實現鄉村振興,要著力推進城鄉配套改革,走融合發展之路是實現鄉村振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客觀要求,并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良好的社會秩序,讓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實在。
“實施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也十分重要。”楊欽建議,由政府搭建交流學習平臺,組織村干部前往先進村參觀學習,提升鄉村干部的治理能力;探索設立“鄉村振興大講壇”,邀請專家、學者授課,為禪城鄉村振興把脈,集思廣益,為鄉村振興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