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天津濱海2049遠景戰略規劃中期專家研討會在濱海新區文化商務中心召開。我公司王富海董事長應邀出席并做《動態的城市結構》專題報告。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參加了研討會座談,充分肯定了中期研究成果,并對下階段工作寄予厚望。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進一步推進,天津濱海新區既迎來了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方方面面的約束條件。在這樣的階段如何為新區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選擇更好的路徑,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為此,濱海新區2049遠景戰略規劃于2016年12月正式啟動,在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主報告編制工作的同時,還高規格延請國內外頂尖規劃專家擔綱指導專題研究的開展。除王富海董事長負責指導的城市結構專題外,還包括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指導的生態城市專題,美國伊利諾依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庭偉指導的人口社會專題,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指導的創新發展專題,以及廈門大學雙聘教授趙燕菁指導的制度轉型專題。
本次研討會的主要議程包括戰略規劃思路匯報、專題中期進展報告和專家研討座談三項內容。在《動態的城市結構》專題中,王董梳理了濱海新區空間結構的演化歷程、現狀問題及對未來發展可能帶來的負效應,并深入剖析了當前結構問題背后在主導思路、發展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機制性原因,明確指出目前大而無當、缺乏核心的“拼貼城市”式的空間結構難以應對今后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需求。在這個判斷基礎上,通過對未來不同發展規模情境模擬,從解決當前問題和滿足未來需求的角度出發,提煉新區空間結構調整思路的“最大公約數”,提出了“調整大結構,做好小文章”的多項策略建議。
濱海新區孫濤副區長,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師武軍局長,天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黃晶濤院長,南開大學經濟和社會發展研究院劉秉鐮院長,清華大學吳唯佳教授,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黃衛東常務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鄭德高院長,廣州市南沙區莊海波總規劃師等領導專家共計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