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公布的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中,我司主導設計的《香爐灣沙灘景觀工程》項目獲得全國60個范例獎之一,也是廣東省4個獲獎項目之一。
碧海銀灘、翠林如帶、海鷗逐浪、帆影穿行、風景如畫……
這是對珠海情侶路最貼切的寫真,處處演繹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珠海情侶路依山傍水,串聯著鳳凰灣、海天公園、星月灣、海天湖、野貍島、香爐灣、云天閣、城市之心、珠海漁女、海濱泳場等著名風景旅游點,是展示珠海特色的最美窗口和城市名片。
其中,香爐灣作為歷史上的天然聚沙地,也是珠海情侶路最美的地段,自然吸引了大量人口定居在周邊。近年來,隨著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的完成,“天然的弧形海岸線+人工建造的金色沙灘”拉近了城市與海的距離,營造著香爐灣浪漫的氣息和珠海美麗的城市氛圍。
下面,我們將帶著您一起走進新晉“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項目——珠海市香爐灣沙灘,一起侃侃這片讓市民生活“返璞”的沙、景和海。
香爐灣沙灘總長約1.5公里,從珠海漁女西側一直蜿蜒至東風路與情侶路交叉處,自珠海建縣(1953年)以來就是珠海市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但隨著城市的生長,沿線的濱海涉水活動空間不斷縮小,香爐灣沙灘也逐漸被侵蝕甚至消失。進入2015年,在我國全面開展“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珠海市政府也正式啟動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使得周邊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山海城,灣岸島,紅塵間,自然里,珠海憑借自身優越的山、海、岸、灣、島等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在珠三角灣區海岸城市中獨樹一幟,未來力求規劃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風景旅游城市,由此,整體環境的提升和優化已勢在必行,作為“一帶九灣、美麗海灣、魅力珠海”重點項目之一的《珠海香爐灣沙灘景觀環境工程》也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
結合周邊良好的山海景觀資源要素,基于珠海未來發展態勢的研判、上位規劃綜合分析、現狀及歷史資源要素理解等多個方面提出本次規劃設計的目標和愿景——國際文化藝術海岸!并以生長的自然為核心理念、山海鏈作為整體資源要素的核心載體進行空間方案的研究和設計,應對本次項目所提到的需要提升特色品質、需要提升生態安全、需要提升交通聯系、需要提升海岸活力、需要提升海灣公服、需要提升海灣形象六大核心問題。
規劃充分尊重現狀自然要素,盡量減少人工干預,維持原有山海漁女的浪漫風情。通過恢復沙灘、拓展情侶路東側公共活動空間、提升片區整體公共服務品質、塑造山海廣場及重要觀海平臺標志性節點等措施來打造極具地區標識的浪漫海灣。香爐灣濱海環境的整治和提升將是強化珠海美麗海灣的重要一筆,未來將成為珠海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藝術海岸!
在香爐灣沙灘的生態修復過程中,規劃師深刻反思人與海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并結合自然和水文地質條件,科學論證了恢復沙灘整體動力的可行性和研究設計沙灘修復方案,最終實現自然岸線、海洋生態的恢復,將大自然成功搬進城市中。
香爐灣沙灘修復恰到好處地用植物、動物、微生物“喚醒”了一個完整的海岸線生態圈。在修復過程中,設計師們考慮到海邊抗風需求和不同植物的習性,選用了椰子樹、大葉榕、觀賞草等適合生長在沙灘的特色喬木,營造了一片綠蔭青蔥的熱帶海岸風光。
同時,得益于植物生態環境的恢復,香爐灣沙灘也吸引了一些小動物前來棲息。通過海水的沖刷作用,寄居蟹、貝類等海洋生物被沖到沙灘上,吸引更多的鳥類前來覓食,消失多年的白鷺也重現海岸邊,沙灘的生物群落空間逐步得到修復。
香爐灣沙灘修復不僅僅是生態景觀工程,我司在規劃設計之初就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充分考慮了項目低影響開發需求,利用沙灘的吸收、存蓄、滲透等功能,實現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等作用。近年來,珠海頻頻遭受“彩虹”“妮妲”和“天鴿”等強臺風天氣的侵襲,香爐灣沙灘修復前后、香爐灣沙灘與其它無灘地段,應對臺風襲擊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在香爐灣沙灘修復后沙灘透氣透水的特質和軟性防護讓它經受住了臺風嚴峻的考驗,沒有出現臺風給其它無灘路段所帶來的海水倒灌、樹木被海浪攔腰拍倒、基礎設施被沖毀、人員傷亡等危害情況。相比高新區唐家后環片區海堤被臺風“天鴿”毀壞約5公里,香爐灣沙灘完好無損,并有效地化解了臺風引起的海浪,保護了該段情侶路的護欄、草地、道路及景觀設施,降低了自然災害對城市的影響。
香爐灣沙灘修復工程經過不斷地設計、開發,成功將城市設計成果轉化為城市“雙修”項目,營造了一個新的生態平衡系統,也滿足了人們對城市“踏浪”“親水”“融海”生活的需求,這體現了“生態修復”最理想的自然境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香爐灣沙灘修復是城市與自然逐步相融、恢復城市生態歷史記憶的過程。
香爐灣沙灘在修復過程中,運用城市修補的更新織補和再生態的理念,重新思考人如何與自然相處、需要怎樣的環境安頓身心等問題,針對填補城市設施欠缺、增加公共空間、改善出行條件等開展了一系列景觀再造工程,實現城市景觀美化、旅游休閑功能完善以及城市品味提升。
2016年今8月份香爐灣景觀工程啟動,主要是在沙灘靠情侶路一側的沿線,設置寬約15米的景觀綠化帶,面積約3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設了約1000米長、面積約1.8萬平方米景觀帶,整個景觀再造工程歷時3個月,已于2016年底全面開放。
而今的香爐灣沙灘,一邊是交相輝映的椰子樹、大葉榕、草坪、觀賞草等植被,一邊是陽光、金沙、碧海、藍天。走在棧道上可以看到來往散步的居民和旅客,再往前走,3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化帶映入眼簾,就像一個小小的園林——其間有相互交錯又平行前行的木棧道和慢行道,有兒童水景廣場,有驛站,有隨處擺放的石凳,還有提供沖涼的服務站。
香爐灣沙灘修復是珠海城市“雙修”項目的典范。經過生態修復的香爐灣沙灘,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濱海活動空間,還通過優化升級公共設施配套服務為人們帶來了綠色的生活方式,增添了珠海城市濱海風情和生活美學,并迅速成為珠海的特色旅游景觀,帶動了城市沙灘旅游資源的發展。香爐灣沙灘的修復,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是珠海打造宜居城市最顯著的名片之一。2015年10月,項目建設進行之時,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就對香爐灣沙灘進行了專題報道,為全國觀眾講述了珠海的“生態故事”。同時也頻頻傳來喜報,先后獲得了“2016廣東省宜居環境范例獎”及“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