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司與深圳市城市規劃學會及規劃協會聯合主辦、主題為“行動規劃探索”的項目交流會(共兩場)分別于2018年8月16日、23日在深圳規劃大廈201報告廳隆重舉行,旨在探討新的發展語境和發展機遇下城市規劃建設的熱點問題,分享蕾奧“行動規劃”十年來的國內外實踐經驗和心得積淀。
蕾奧“行動規劃”十年項目交流會
(第一場)
2018年8月16日
在第一場項目交流會中,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會長、規劃學會副會長、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鄒兵博士在致辭中表示,在城市規劃建設越發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下,蕾奧開創的“行動規劃”品牌獨樹一幟。歷經十年的探索與實踐,理論和方法已然成型,開辟出一條規劃變革中的創新之路。同時,鄒兵博士提出“行動規劃”在未來的發展中,還應進一步關注其理論邏輯、本土特色和實踐成效三個方面。
在主旨報告環節,錢征寒博士首先以“行動規劃——理論與實踐”為題展開分享,就國外、國內和蕾奧對于“行動規劃”的認知進行剖析,指出“行動規劃”的精髓是精確把握客戶需求、科學研判發展趨勢、合理謀劃發展藍圖和工作目標,在傳統規劃技術基礎上,提供更趨近于現實操作環境的空間解決方案。錢征寒博士還結合蕾奧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包括“有限目標、二八定律、熟知運行、策劃導入、劃分階段、政策設計、定制行動、綜合咨詢和漸進規劃”在內的行動規劃九條原則,清晰地講解了行動規劃的技術精要。
葉樹南設計總監以“新時期的中國經驗與國際實踐——中國規劃經驗的海外實踐與探索”為題展開分享,指出在我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中國規劃師在海外進行規劃建設實踐時,需協調當地發展模式與快速發展的關系,尊重當地意識形態并延續傳承當地文化,平衡當地生活環境與生態保護的關系,達到技術、生態、文化的多方融合。最后,葉樹南設計總監提出當中國模式揚帆出海時,應秉持飽含驕傲而又謙遜、既充滿自信又非自大的信念與原則,投入到海外規劃實踐工作中。
趙明利總規劃師以“新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編制”為題展開分享,對深圳城市更新的目的、作用與發展歷程進行深入淺出地剖析,提出面對城市更新發展新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應強化中觀統籌規劃實現片區整體效益、區域性系統性地研究微觀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真實解決實際問題、規劃空間方案多考慮及時有效政策規則、拆除重建與土地整備結合等切實可行的城市更新策略。
蔣峻濤總規劃師以“城市運營時代的規劃新思維”為題展開分享,指出城市運營推動城市規劃的變革,規劃機構正在向服務城市運營的智庫型規劃機構轉變。他從誰在運營城市、學會在趨勢中生存、在趨勢中尋找核心資產、目標策劃選擇方向、路徑策劃尋找動力、空間規劃落實布局、實施計劃兌現價值等七個方面,結合案例詳細剖析了城市運營的章法與四次增值的實現路徑。
在主旨報告之后,我司董事長王富海進行了總結發言,表示規劃服務不應僅僅是靜態的終極藍圖,而是在認識城市、了解城市的基礎上,對城市開發建設全過程的規劃咨詢服務。蕾奧“行動規劃”正是探討規劃創新、提升規劃效能的過程。規劃需要改革,未來蕾奧規劃致力于為提高城市規劃整體服務能力而努力。
鄒兵博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常務副院長范鐘銘、深圳市城市空間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常務副院長唐曦文等嘉賓到場并對交流會的內容進行了點評,表示蕾奧作為深圳規劃界的重要力量,影響力遍及全國,并能伴隨“一帶一路”走出國門,把中國經驗帶出去,作為民營企業實屬不易和難能可貴。“行動規劃”突破空間規劃的框架,摒棄理想藍圖式的規劃表達方式,回到規劃的本源,尊重規律、立足現實、定制行動、解決問題,對機制體制展開積極探索,堪稱變革中的規劃典范。同時,嘉賓們也提出未來“行動規劃”不應作為一種定型化、模塊化的規范和標準去復制拷貝,而是作為一種認識規劃和實踐規劃的方法,持續進行深入探索。希望蕾奧規劃能肩負責任,保持初心,戰勝挑戰,探索、進步無止境。
蕾奧“行動規劃”十年項目交流會
(第二場)
2018年8月23日
在第二場項目交流會中,魏偉總規劃師以“城市雙修:行動規劃的新探索”為題展開分享,從城市雙修的概念解讀談起,以珠海香爐灣沙灘景觀修復、呼倫貝爾城市雙修等實踐為例,對城市、區級、街道等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雙修工作進行分類研究,從設計方法、管理機制、政策落實等方面進行經驗介紹,并指出城市雙修不僅是規劃設計的技術工作,更要求規劃師“修行”和“修心”,充分從使用者和市民的角度出發,使城市雙修工作真正服務于環境提升與民生改善。
張建榮副總規劃師以“探索分層分類分級的控規制度改革與創新——以廣東省控規改革試點佛山市為例”為題展開分享,指出控規覆蓋率低和頻繁調整,導致控規的法定地位和依法行政面臨極大挑戰。以廣東省佛山市為例,嘗試“分層編制、分類管控、分級管理”的方法創新探索,提出逐步由覆蓋式控規轉向動態傳導控規的思路,以提升控規的實效,并從為什么要改、改什么方向、改什么內容、改后怎么用、如何持續改等五個方面,介紹研究成果和技術經驗。
郭翔副總工程師以“綜合管廊規劃關鍵問題”為題,按照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規劃面臨的困境、規劃關鍵問題探討等三個板塊內容分享相關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從規劃布局、建設運營和評價體系三個核心問題入手,具體闡述路由選擇評價體系研究、管廊規劃合理規模、建設運營模式、入廊費測算辦法、年度運營維護費測算辦法、費用分攤模式、PPP項目財政可承受能力論證、PPP項目財務可行性分析、PPP項目經濟效益分析等研究成果、技術方法要點和規劃對策。
張震宇總規劃師以“行動導向下的城市設計題”為題展開分享,指出行動規劃理念下的城市設計應該關注平臺、結構和人三個特性。張震宇總規劃師提出,首先,城市設計不是一張藍圖,而是一個工作方法,一個推動建設的操作平臺。其次,在對“一張藍圖干到底”的理念進行理解時,“藍圖”應該是城市空間結構,“干到底”應該是持續優化城市環境的實施行動。最后,城市設計應該從“美好愿景+土地財政”轉化為“以人為本+運營行動”的方向。他以總體城市設計、重點地區城市設計、歷史街區城市設計、新城新區城市設計等各種城市設計類型的經典案例為例,對相關經驗進行了介紹。
在主旨報告之后,我司董事長王富海進行了總結發言,表示兩場交流會的八個報告主題各有特色,體現了蕾奧人對行動規劃的探索和思考積累。王富海董事長對行動規劃的內涵進行了總結,提出三個要點:一是行動規劃是一種“實用”規劃,應該緊緊抓住實際需求;二是行動規劃是一種“過程”規劃;三是行動規劃是一種具有改革性、面向“規劃2.0”時代的變革規劃,具有從目標牽引型的工作向漸進改善型工作轉變的特征。
王富海董事長指出,城市規劃設計院以往的傳統工作大多停留在編制規劃的僵化工作體系中,而在“規劃2.0”時代,城市發展建設的需求已經發生變化,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蕾奧行動規劃應該更加精準地判斷需求,關注策劃、建設、運營等不同技術環節在城市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以更加豐富多樣的業態產品更高效地服務城市發展建設。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建筑師周勁、深圳市城市空間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院長梅欣等嘉賓到場并對交流會的內容進行了點評,表示當前規劃建設工作需求越來越綜合和復雜,對規劃設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蕾奧在行動規劃領域的探索具有重要價值。本次項目交流會報告精彩、內容豐富,體現出蕾奧規劃師在實踐中的深入思考。嘉賓總結表示,行動規劃是具有“懷有理想的現實行動者”特征的規劃,希望蕾奧的規劃師在理想與現實中找到平衡點,保持初心,持續探索。行動在路上,規劃創新在路上!
兩場項目交流會每場逾200位規劃同仁、各界來賓踴躍參加本次項目交流活動,除蕾奧員工積極參與外,包括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東莞規劃設計院、深圳大學、雅克、華藝、筑博、北林苑、沃思、佳兆業在內的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的同仁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注:嘉賓發言內容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