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市開始提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重要抓手。我司先后承接了羅湖區、鹽田區和龍華區等城區的花城專項規劃,用來指導花城項目的實施。這幾年的花城建設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對于如何實現“世界花城”這個問題,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與爭議。深圳市城管局于2017年底啟動了以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為背景的“深圳市花景布局規劃研究”課題工作,我司承接了該項研究,嘗試著從全市的層面探索花城的發展戰略,統籌花景的空間布局。近日該研究順利通過了深圳市城管局的項目驗收會暨專家評審會。

花城研究沒有先例可循,沒有規范參考,我司從“花城”的概念出發,在全球的維度上分析深圳花城的定位,從統一震撼、氣勢恢宏花景的日本京都,享譽世界的花卉景區及主題活動的法國普羅旺斯,花園中的城市新加坡,世界花卉王國荷蘭等案例中總結出“世界著名花城”的成功標準。同時,考慮到深圳市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山海資源優越,生態基地良好的優勢,也考慮到深圳臺風等極端天氣、病蟲害以及城市土地資源有限等短板,結合市民對于花城建設的期望,研究提出深圳市的“世界花城”應該是Flower City + Garden City的一個復合概念,近期深圳市應該以規模花景,主題花卉及生態環境為突破口,實現“山海活力之都,四季百花之城”的建設目標。


(1)突出主題花卉,弘揚紅色主旋律
打造“世界著名花城”需要規模性、稀缺性以及獨特性的世界級花景觀。研究選取高山杜鵑、鳳凰木、大腹木棉、簕杜鵑為深圳市的花城品牌,以恢宏壯觀、極度稀缺性的標志性花景觀突出紅色主旋律。

(2)打造百花齊放,體現包容精神
深圳市優越的自然條件使植物幾乎全年生長開花,完全具備打造“四季花城花不斷”的自然條件。但是深圳面臨的病蟲害問題以及臺風等極端天氣,又使得單一開花植物的大規模種植有一定的風險。在此基礎上,我司提出深圳市應減少時花的使用,以木本花卉為主,選擇符合深圳氣質的花卉品種,以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洋紅風鈴木等打造富有特色的百花齊放花景,既能適應深圳的氣候條件,又能體現深圳這個移民城市的包容精神以及生物的多樣性。
(3)依托二八定律,布局花景結構
依托深圳市的山海地理環境以及城市特質,我司提出深圳市應從二個層級布局花景結構。首先以花+城勾勒出“一山一灣一河一景區、一路一谷一園一花展”的世界級花景,集中精力打造包括蓮花山公園、深圳灣、觀瀾河、梧桐山風景區、深南大道、鮮花谷、仙湖植物園、深圳國際花展的八處世界級花景,充分發揮城市空間的“二八定律”原則;同時以特定色花卉+特定地域的模式,形成海灣花、河岸花、高山花、園內花、路上花、凌空花等花景,打造以山水地理結構和發展特征為依托的,有一定影響力和群眾基礎的市級花景。


(4)聯動多級工作,促進全民參與
在花城建設方面,研究提出政府主導、企業聯動、全民參與,多層級聯動充分挖掘花城的人文內涵,塑造花漾生活,釀造人文花城。尤其是在全民參與方面,我司建議充分發揮市民的主觀能動性,在校園、醫院、街道、小區等地以花卉講座、花藝競賽、最美門店評選、花苗發放等活動帶動市民對花卉的熱情,讓“世界花城”不僅停留在城市空間上,更是融入到市民平時的花漾生活中。

項目組工作期間得到了業界許多專家、相關部門的鼎力指導和協助,與各個區的城管部門進行了深入密切的溝通和對接,花城問卷調查收集了4000多名熱心市民的問卷答復,收獲了豐富且難得的花城規劃建設經驗,該研究將作為指導各區花城建設的重要指引,在提升深圳市的城市環境品質、塑造美麗深圳等方面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