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gksis"><optgroup id="gksis"></optgroup></source>
  • <source id="gksis"><bdo id="gksis"></bdo></source>
  • <button id="gksis"></button>
  • 蕾奧動態 | 王富海:大都市圈戰略下新城新區建設實操經驗

    時間:2019-02-28
    蕾奧動態 | 王富海:大都市圈戰略下新城新區建設實操經驗

    2月22日,“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暨大鄭北發展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蕾奧規劃王富海董事長應邀出席并作題為《都市圈時代高質量推進新城新區建設》的報告。

    王董認為:城市和區域的發展過程具有很強的規律性。都市圈,作為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是當前城市化發展階段下的一種有效的邏輯選擇。全國看中部,中部看中原。鄭州已具備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交通樞紐、東部產業轉移首選地等諸多優勢,城市勢能正在從中心集聚走向圈內外溢,鄭州都市圈的打造可謂蓄勢待發、正當其時。在此背景下,發展大鄭北既是鄭州都市圈內均衡發展的規律使然,同時也已有了好的基礎和好的謀劃,在未來更是具備更大的想象和操作空間,應當遵從客觀規律,順應時勢要求,發揮主觀動能,搶機遇巧造勢。

    中國和美國都幅員遼闊,但最核心的城市都擠在十來個都市圈。2018年,中國有657個城市,但前十大的都市圈貢獻了全國30%的GDP,聚集了26%的城鎮人口。美國雖然地廣人稀,但前十大都市圈集聚了39%的GDP和33%的城鎮人口。

    在國家確定的19個城市群中,國家級發展軸十字交匯的僅有三個,鄭州是其中之一。

    鄭州都市圈蓄勢待發,從中心集聚走向圈內外溢,發展態勢引領新興都市圈。數據來源:華夏幸福城市研究院研究報告《中國都市圈發展》

    2018年1月,鄭州出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提出“東擴、西拓、南延、北聯、中優”發展思路,推進都市圈區域一體化發展。大鄭北地區具有更大的想象和操作空間。

    具體到操作中,局部的策略與戰術顯得更為重要。借鑒深圳龍華、東莞松山湖的發展經驗,王董認為,要做好都市圈時代的新城新區建設,政府應當結合形勢和區位做好“選位”,根據稟賦和機遇做好“卡位”,在城市服務和運營中要做“到位”,在市場和社會面前要適當“讓位”。組織方法是發展的重要條件,環境優先、特色選擇會發揮出關鍵作用,而城市能力和活力才是決定性因素。


    龍華和松山湖可以說是近年來深圳都市圈框架下快速崛起的新城新區中的典型代表。


    龍華在深圳都市圈內的戰略價值。

    龍華由空間拓展轉為通過二次開發提升城市面貌,由“特區后花園”蝶變“中軸新城”,實現城市管理能力和建設水平“雙提升”。

    松山湖在深圳都市圈內的戰略價值。

    超前選擇了環境優先戰略,是松山湖乃至東莞的活棋之眼。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在松山湖產業和城市的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本次論壇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高校智庫聯盟、黃河科技學院、鄭州黃河生態旅游風景區管委會、河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學太行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區域經濟評論雜志社承辦。來自中國社科院、河南省社科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武陟縣、獲嘉縣的政府領導及嘉賓近200人與會。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州一页,欧美区日韩区,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