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鵬新區龍岐灣濱海地區用地功能研究及城市設計
項目獲獎:深圳市第十八屆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
項目類型:城市設計和修建性詳規類
項目地址:廣東深圳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
設計團隊:劉琛、黃汝欽、朱夢涵、李斌、葉堅林、潘俊豪、陳勇華、胡宇帆、胡思陽、黃瑋、郭怡清、施祺、楊運劭、陳國強
全文2257字,閱讀需要4分鐘
規劃背景
龍岐灣濱海地區位于深圳市大鵬半島咽喉之地,面朝大海、三面環山,是“純深圳、最大鵬”的山海活力內灣的核心組成部分。規劃范圍用地規模約3平方公里,現狀以濱海養殖為主;是《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確定的重點開發地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格局構建的背景下、在深圳城市東進的戰略選擇契機下、在大鵬新區籌建5A級景區并拓展“全域旅游”的需求下,龍岐灣濱海地區作為大鵬新區城、灣聯動的半島中樞,和粵東濱海黃金旅游發展帶上西聯東接的關鍵支點,迎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亟待通過戰略項目的共生集聚和濱海空間的創新營造,再圓深圳城市卓爾不群的藍色夢想。
規劃構思
龍岐灣濱海地區涉及城市規劃與海洋規劃之間在“海陸邊界”上的沖突,雖有《深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提出“新增填海面積50平方公里”的政策支撐,但考慮到省級海洋保護區、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的影響,以及市場開發不確定性等挑戰,本次規劃的關鍵在于:應對現狀條件和相關政策要求,做到“審慎填海”、“精明用海”,服務發展,兼顧實施,探索出更靈活、更多元、更可行的規劃方式,優化用地功能布局和空間方案設計,進而為地區的功能集聚、空間營造和實施行動提出“進階生長”的規劃指引,有效引導后續法定規劃修編和項目選址建設。
近期用海方案——土地利用規劃圖
工作內容
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謀劃、功能策劃、空間規劃、行動計劃四部分綜合研究。
1)目標謀劃,契合新時期國家城市與經濟發展戰略,結合龍岐灣在深圳東部“稀缺性高用地供給地區”、“唯一功能連續性灣區”、“唯一同時珍藏自然與人文印記的灣區” 三大個性特征,落實龍岐灣與南澳共筑粵東旅游陸海集散樞紐的整體構想,明確龍岐灣濱海地區“國際旅游島創新合作區”的戰略目標,延續城市總體規劃所確定的“戰略發展地區”的角色定位。
2)功能策劃,立足灣區、城市、半島多維視角,構建與區域互動融合,涵蓋“濱海公共服務”、“旅游集散樞紐”、“海上嘉年華”等三大核心主題及用地功能需求。
3)藍圖設計,強調基于海陸統籌條件、灣區形態研究,精明制定龍岐灣生長型方案設計;并結合空間結構、交通組織、景觀體系、綠化網絡、海岸線利用、建筑設計等開展整體城市設計研究,提出核心價值要素的導控要求,制定城市設計指引。
4)行動計劃,劃定“開發單元”,根據實施性要求,以近期“聚勢”破局、遠期“提升”完善為目標提出分時序建設引導與實施建議。
開發單元劃定
創新特色
創新特色1,定位:多維分析,面向趨勢,彰顯個性。圍繞新發展趨勢與區域競合關系,創新地區發展更優模式。
解讀上層次相關的數十項規劃、規定與條例,龍岐片區功能定位相對明確,而對新大片區的設想較多,存在多種可能性。為此,圍繞地區新的發展趨勢與既有個性特征,龍岐灣地區需以更高起點、更新思維,明確更優發展模式。作為粵東黃金海岸帶和深圳東部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龍岐灣應聯動海岸帶各旅游度假板塊或節點,實現差異化和共生性雙方面的進階提升。
創新特色2,統籌:協調沖突,陸海統籌,界定邊界。響應國土空間一體化理念,解決陸海規劃協調與統籌問題。
深入貫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堅持陸海統籌的空間資源利用。遵守生態控制線與海洋生態紅線共同組成的深圳全域空間管理制度,協調城市規劃與海洋規劃對于開發邊界的界定;考慮到龍岐、新大交界處空間對于龍岐灣區岸線、功能、交通和空間脈絡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的關鍵作用,規劃綜合考慮現狀海深條件與自凈能力,現狀堤壩位置,針對海洋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岸線形態優化條件,從可生長銜接的角度出發,提出“近期用海”與“遠期填海”的生長性陸海統籌方案,實現岸線的完整性、可達性和體驗豐富性。
創新特色3,框架:保護優先,生態海綿,水岸綠城。構建低沖擊海綿基礎設施框架,回歸“海自然”生態文明。
針對地區地形地貌、龍岐灣內海水條件與水動力分析,規劃倡導“海自然”生態文明發展觀,通過改造與修復,在保證河道藍線的前提下打造3個生態濕地公園;識別山體徑流預留4條匯水路徑,促進區域水系微循環;補充10條生態草溝、2個生態雨水花園等半人工設施,積極構建低沖擊的海綿城市框架,實現自然做工與工程處理的有機結合,維系“七娘山下白鷺飛”的地區生境。
同時,近期方案海堤以外,以綠色生態、空間靈活的集裝箱模塊化組合構成浮島,用棧橋連接,打造濱海市集和創意聚落,實現精明用海。
創新特色4,實施:有機生長,遠近銜接,單元開發。制定用海-填海的生長型建設時序,單元管控預留彈性。
針對龍岐灣濱海地區發展的緊迫性和受海陸統籌政策約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為有序有效指引后續開發,本項目劃定“開發單元”,并明確剛彈性導控指引,為后續項目開發預留空間建設彈性。同時,根據實施性要求,以近期“聚勢”破局、遠期“提升”完善為目標提出分時序建設引導。
開發時序安排
實施成效
項目開展期間,規劃獲得社區、街道、專家及政府各部門的高度評價與認可;同時,項目北部的水頭片區土地整備已編制完成清理方案;基于本項目用地方案已完成新大片區法定圖則修編。大鵬新區綜合文體中心、海洋博物館、科技館等濱海公共建筑已結合本次規劃方案進行選址立項;本項目提出的主題公園項目已由新區主導引入樂高樂園,并列為廣東省、深圳市重點項目進行選址研究和概念方案設計。
遠期用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