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gksis"><optgroup id="gksis"></optgroup></source>
  • <source id="gksis"><bdo id="gksis"></bdo></source>
  • <button id="gksis"></button>
  • 行動探索 | 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行動實踐——貴陽市百花湖鄉總體規劃(2016-2030)

    時間:2020-03-13
    行動探索 | 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行動實踐——貴陽市百花湖鄉總體規劃(2016-2030)


    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行動實踐——貴陽市百花湖鄉總體規劃(2016-2030)
    項目獲獎:深圳市第十八屆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二等獎
    項目類型:總體規劃
    項目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
    設計時間: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
    主管總師:王雪、蔣峻濤、劉澤洲
    設計團隊:劉晉文、王銀銀、常書歡、劉雋、宋兆娥、楊麗娜、郭翔、王好峰、梁軻、周炎君、向振鵬、羅潔、唐昭、王科、劉奕博、李楠

     

    全文3045字,閱讀需要6分鐘


    規劃背景

    百花湖鄉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東部,距離中心城區20分鐘車程。域內有九龍山、百花湖等山水資源,是重要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水源保護區,也是貴陽市最具大湖魅力的生態區、旅游區和城市近郊區。

    過去受制于交通條件,全鄉以生態保育功能為主,僅在沿湖區域由政府出資進行村容村貌整治為主的美麗鄉村建設,難以形成鄉村振興的原生動力。近年來,隨著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綜合交通不斷改善,鄉域內意向選址項目井噴式增長,百花湖鄉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在新的發展需求下,如何解決好生態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把生態優勢轉變為資產優勢,帶動百花湖鄉的發展,實現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轉型,是本次規劃重點。


    規劃思路

    項目通過多規合一、多業并舉、多主體參與等戰略措施,帶動鄉域內資源、資本、政策等多要素共振,構建百花湖鄉“農業、農村、農民”良性發展路徑,打造貴州省鄉村振興的示范和樣板。


    主要內容
    (1)統籌規劃——整合多方規劃,促進多規合一

    百花湖鄉規劃已不是一張空紙,涉及大量已編制的規劃。本次規劃要求全面梳理、協調、整合已有的大量規劃成果,整合落實在本次的規劃管理成果中,并構建一張圖管理,簡化規劃管理文件。

    本次規劃目標要實現“多規合一”,加強與產業規劃、土地規劃、人口規劃、社會規劃、環保規劃等銜接,確保“多規”確定的保護性空間、開發邊界、城市規模等重要空間參數一致,并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臺上建立控制線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2)全域規劃——多維角度定位,保證系統全面

    全域規劃是一種以物質空間利用為手段,從鄉政府所在地到鄉域、從建設要素(用地)到非建設要素(用地)、從微觀到宏觀進行有機整合和系統規劃的新理念。新形勢下,需要在鄉域及區域環境層面梳理城鄉發展要素,突破傳統發展路徑,以實現發展模式的"一隅"到"全域"的轉變。包括“全空間”、“全要素”、“全方位”的轉變。

    一是“全空間”的轉變,即規劃具有全地域性,工作重點不僅涉及城鎮建成區,而且還包含廣大鄉村地區以及大量非建設用地。

    二是“全要素”統籌,即從整個鄉域空間調動土地、經濟、社會、生態等發展要素,實現空間發展與資源承載、產業驅動、基礎保障、生態保護的親合和系統性計劃和布置。

    三是“全方位”的考量,包含出于區域協調、與上位規劃的銜接互動的考慮,挖掘小城鎮特色,做出優化區域生產力格局的基本價值判斷。


    (3)行動規劃——支撐區鄉村施政,解決實際問題

    落實空間:構建土地信息一張圖管理平臺,保障土地有效供應,確保規劃的操作性。

    聯動協調:在充分協調市、區、鄉、村各主體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規劃綱領。

    項目推動:搭建建設實施平臺,將近期建設目標轉化為具體項目庫,以項目推動近期規劃實施。

    政策支撐:針對生態保育區鄉村發展的實際,提出耕地流轉、點狀供地、農村建設用地試點等相關政策,為后續項目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4)構建嚴格保護與保護中利用的多維度差異化生態保護策略

    在生態保護方面:科學劃定管控紅線、管制分區、建設容量,積極推動生態銀行試點,建立生態保護建設管理機制。

    在景觀營造方面:梳理水網林網、提亮旅游路線、營造特色景點節點,實現特色發展。


    (5)改變“穿衣戴帽”塑造鄉村環境的模式,提出從內到外的鄉村人居環境的優化措施

    提升農村服務品質:全面提高鄉村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促使人口和產業集中。

    營造農村民居特色:從民居建筑設計、風貌整治和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規劃入手,塑造村莊特色風貌、改善村居環境。


    (6)以全域旅游為核心,統籌“旅游+農業”的產業發展體系

    尋找鄉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注重農業與工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延伸農村產業鏈條,實現產業之間的整合聯動。鄉村產業提升以“農旅一體化”為綱領,以田園“慢”經濟和全域旅游體系為主要發展方向;構建“一核兩帶五片”的產業布局結構,重點發展現代精品農業、沿湖花卉、高端度假、康養休閑、鄉村旅游等產業,多角度、多層次助力鄉村振興。

    以鄉村旅游特色經濟引領 “造血式”發展:重點對旅游業態、旅游設施、旅游產品、旅游項目進行策劃,并為各主體招商提出指引。全鄉作為整體進行包裝打造,統一配套、統一景觀、統一管理、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可成立平臺公司專門負責,營銷“百花湖”品牌。


    特色創新

    本次規劃編制內容不僅局限于傳統鄉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引入“行動規劃”理念,從目標謀劃、路徑策劃、空間規劃、實施計劃搭建發展愿景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橋梁。

    通過本次規劃形成了“總體謀劃+全域統籌+行動運營”三合一的綜合性規劃管理與服務平臺。


    (1)搭建規劃建設平臺

    隨著百花湖鄉交通區位突出,且生態資源與歷史人文資源相對集中,對于這一區域需要通過精雕細琢,搭建高標準的法定平臺。


    (2)搭建精細化管理平臺

    要想達到高標準建設目標,精細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過本次規劃進一步摸清家底,通過生態保護、資源整合與挖掘、規劃建設指引等技術手段,為下一步精細化規劃管理提供切實抓手。


    (3)形成項目庫為支撐的運營平臺

    首先,開發涉及專項內容較多,如生態保護、舊村改造、配套設施等;其次,涉及相關部門較多,有水利、規劃、國土、林業等相關部門。通過本次規劃,結合政府近期建設重點,圍繞市場需求,形成管理運營平臺,為高標準建設保駕護航。


    實施成效

    該規劃于2016年7月啟動編制,于2017年01月02日獲得貴陽市觀山湖區人民政府的審批通過。


    (1)規劃指引了全鄉建立土地管理、協調機制、投資建設等平臺

    在規劃的指引下,上級政府觀山湖區構建了土地管理平臺;建立了區領導協調小組,以周例會的形式協調推進全域建設;成立貴陽觀山湖投資(集團)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政府投資平臺,有序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


    (2)目前百花湖鄉已初步形成以農業+旅游為特色的“兩帶多片”的產業格局

    ①沿溪谷形成現代精品農業產業帶。

    2017年以來溪谷產業帶以菜籃子、果盤子、花盆子、茶罐子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精品水果、花卉、蔬菜和茶葉等特色精品農業。建成百花湖鄉萬畝精品茶園,全鄉已種植金觀音、金牡丹和黔茶一號三個品種的茶葉共計4200畝。

    ②沿百花湖形成環湖特色休閑產業帶。

    百花鄉政府與多家文旅企業合作推進沿湖地區的農業和旅游發展,打造了 “七色花海”、途家民宿等項目;農民通過開設農家樂、度假山莊等模式實現創收。


    (3)圍繞民生改善和生態環境提升,開工建成了一批鄉村道路和水質提升設施

    截止2019年7月,百花湖鄉已修建提升23.68公里旅游公路。2018年9月環百花湖小康路及慢行系統項目也啟動建設。一條路盤活一個村,打通鄉村振興“快車道”。

    目前已在百花湖沿湖村寨建設了23座微智能污水處理站及配套的排污管網。采用智慧管理模式,運用互聯網+的方式,打造智慧污水廠,形成統一運營,統一管理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實時在線監控管理,全面地提高百花湖的水質。

    鄰水聽風,觸目皆綠,湖鄉風光秀麗怡人,每一棟農舍、每一處景觀都經過精心設計,有著獨一無二的樣貌。環境美、產業興、村民富,百花湖鄉成為貴州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鄉村振興”的生動范例。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州一页,欧美区日韩区,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