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gksis"><optgroup id="gksis"></optgroup></source>
  • <source id="gksis"><bdo id="gksis"></bdo></source>
  • <button id="gksis"></button>
  • 實施型城市設計的編制探索 ——襄陽市中心城區“一江兩河”濱水區域城市設計Plus

    時間:2021-06-11
    實施型城市設計的編制探索 ——襄陽市中心城區“一江兩河”濱水區域城市設計Plus

    項目背景

    BACKGROUND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襄陽市地處鄂西北,原名襄樊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說,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金庸先生妙筆生花,短短兩句,就勾勒出一幅襄陽古城的寫實畫卷,以及古城“柔美與堅毅并存”的獨特氣質。

    襄陽是因水而成的城市,濱水地區作為襄陽市最具特色的區域。自2008年以來,編制過24輪控規、9輪區域性城市設計。這些規劃有效指導了各片區建設,但缺乏統籌和協調,傳統控規的指標控制方式在濱水區域規劃管理中對建筑形態、公共空間引導不足。

    本輪規劃首次將漢江、唐白河、小清河區域統籌考慮,以沿岸一公里為設計范圍,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體系、明確重點、優化圖則,編制可展望、能落地、好實施的城市設計Plus 。

    圖1 規劃范圍

    規劃內容

    PLANNING CONTENT

    1)宏觀層面提出“凸顯生態效益,培育中心功能,集聚公共空間”三大策略: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綱、強化濱江雙層綠帶,貫通漢江垂直綠楔,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基底;以商貿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雙核引領、四軸聯動,串聯四區十六片,優化城市空間結構;以市民需求為導向,打造32公里共享活力環、串聯重要公共空間節點,塑造漢江十景,締造全民樂活新襄陽。

    圖2 生態效益

    圖3 中心功能

    圖4 公共空間

    圖5 漢江十景

    2)中觀層面通過“彰顯歷史文化,建立強度秩序,塑造形象風貌”三大策略,分片區落實設計意圖。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質、劃分六大風貌主體片區,采用圈層控制手段、強化風貌區管控;整合現狀制約要素,明確強度嚴控區、強度提升區和強度維持區;預留山水視線通廊,優化城市濱水天際線,打造高層標識物系統,建立濱水景觀結構體系

    圖6 歷史文化

    圖7 風貌區管控

    圖8 強度秩序

    圖9 山水視線通廊

    圖10 濱水地區高層標志物分布圖

    3)微觀層面實施全域精細管控、策劃觸媒項目。建立三級管理體系,針對地塊提出具體控制要求,從優化濱水環境、改善城市形象、完善配套功能出發,策劃65個觸媒項目,遵循二八原則、著選近期項目。

    圖11 三級管控體系系統

    圖12 策劃觸媒項目

    特色與創新

    INNOVATIVE FEATURES

    1)從有到優,從形到意,從城到人,形成升級版的“城市設計Plus”

    本次規劃是在多輪城市設計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整合提升工作,博采眾長、建立空間發展架構,因勢利導,形成有針對性的規劃策略。

    從形態引導到意境營造:樊城區打造內外雙層文脈空間、再現古埠口商貿繁華;東津新區立足漢江流域城市中心定位,塑造具有標識性的CBD風貌;龐公挖掘山水、古城文化精粹,顯山露水,彰顯文化之濱風采;襄州恪守生態文明、優化襄州體育公園,凸顯活力新城魅力。

    從意境營造到人文關懷,關注市民感受和需求,通過分析人口聚集密度、活動頻次等數據確定公共活動空間選址,策劃觸媒項目激發片區活力,打造有溫度、有體感的城市客廳。

    圖13 樊城片區小清河口鳥瞰圖

    圖14 東津CBD鳥瞰

    圖15 龐公核心區鳥瞰

    圖16 襄州片區生態商務區鳥瞰

    2)從頂層設計到現狀反推,確保藍圖可實施

    通過搭建現狀數字化收集平臺,實時更新項目建設情況,鼓勵公眾參與,摸清資源本底;按工程與用地、已建和未建,保留和開發六大類,明確現狀和法定約束條件;建立統一的高度、強度控制秩序,形成層次明晰的六級管控分區;通過舊區空間織補,新區形態指引提高規劃可實施性。

    圖17 數字化收集平臺

    圖18 統一高度控制秩序

    3)從城市設計到控制圖則,實現全域精細管控

    根據區域在城市空間格局中的重要程度,建立一般地區、重點地區和核心地塊三級管控體系,分級指引。

    圖19 濱水城區濱江控制引導圖

    4)從單一文本到復合可操作文件,創新精細成果輸出

    通過規劃文本、控制圖則、三維模型三種成果形式,形成輔助城市設計管理的操作性文件,以彌補控規平面圖則的不足。其中文本傳達設計意圖,構建系統;圖則深入具體地塊,輔助審批;三維模型納入管理體系,立體呈現。

    圖20 創新精細成果輸出

    實施效果

    IMPLEMENT EFFECT

    1)指導相關規劃編制及調整

    依據城市設計形成的控規調整建議,已獲得規劃管理部門認可,并啟動了相關規劃調整程序。成果現已指導《襄陽市總體城市設計》、《精致襄陽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設計意圖通過各級規劃得到有效落實。

    圖21 指導規劃編制和調整

    2)協助工程方案三維審批

    友誼街片區、菜越片區、九街十八巷、三江口片區等工程項目,審批過程中嚴格按照“指標和空間并重”的雙重管理模式,將工程方案納入數字化成果中進行多方案比選,實現三維審批。規劃模型成果為規劃管理部門審批提供了規模最大、內容最精準的三維數據支撐。

    圖22 協助工程方案三維審批

    3)助力魅力精致襄陽建設

    濱江景觀帶已建成,同時濱江亮化項目已全面建設完畢,精細化管理模式和高品質亮化工程助推襄陽夜景強勢再登央視新聞。

    圖23 濱江亮化

    本項目榮獲2019年度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三等獎,由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州一页,欧美区日韩区,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