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城市規劃學會公布了2021年度福建省省級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的相關獲獎項目,由蕾奧規劃交通市政事業部海綿與水務規劃設計所編制的《南平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獲二等獎,是繼成功申報2021年全國第一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全國共20個示范城市),獲得中央財政三年共9億元的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資金補助后,再次獲得福建省省級優秀規劃設計二等獎,也是2021年度福建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海綿城市類項目的最高獎項(海綿城市類共有5項項目獲獎,其余均為三等獎,沒有一等獎)。
《南平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實施方案》
福建省2021年度優秀規劃設計二等獎
南平市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城市,境內武夷山是閩江發源地,有武夷山“雙世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公園等多個生態名片,生態本底條件特別優越。然而,因山地丘陵地形地貌及雨洪時空分布差異較大等原因,山洪災害頻發,水土流失問題突出,水生態較為嚴峻;此外,存在城市防洪排澇設施不足、蓄排能力較弱、污水收集率低、城市污水合流制溢流等一系列水安全缺乏保障、水環境污染的涉“水”問題。
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通過制定南平市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力爭通過3年集中建設,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明顯提升、河湖空間嚴格管控、水環境明顯改善、海綿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實,為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創造條件,為全國同類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有效推進起到示范和借鑒的作用,推動全國海綿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實施方案分別構建對應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不同尺度、不同深度的規劃方案。市域層面重統籌,強化空間管控、制度構建和指引構建;中心城區著重制定系統化的海綿城市技術方案,構建區域流域、城市、設施、社區等不同層級的系統研究和建設內容,并面向實施。
市域層面,從海綿城市系統化全域推進的角度出發,系統統籌考慮,避免碎片化,針對不同流域、不同片區的生態本底條件、現狀存在問題、城市建設需求等,有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和途徑,并提出海綿城市系統實施方案,此外,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全市域、全行業、全類型、全流程”長效機制建設,從組織、制度、標準、規劃全方位保障南平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中心城區層面,通過運用GIS等技術處理,對全市山、水、林、田、湖等海綿基底進行分析,從海綿城市的角度,確定海綿生態敏感區域位置并提出保護及修復要求,以流域為單元,從修復與保護河流水系生態、防洪等角度出發,統籌協調生態多要素系統治理,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城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以南平中心城區為示范重點區域,以項目連片區,以片區帶全域的海綿城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模式。
此外,結合南平市山地丘陵城市四面環山、地勢外高內低極易引發山洪,以及城市河流水系洪水暴漲暴落等特征,統籌考慮山洪、蓄滯空間、泄洪通道、水系連通等體系,構建崇陽溪流域海綿城市建設方案,通過強化流域治理、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構建和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加強老舊小區排水管網和水處理場站的建設、協同地下空間、公園綠地、水系等灰-綠-藍空間等措施,達到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整治的目的。
新區以目標為導向,老區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點-線-面”相結合的近三年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庫,指導南平市重大海綿城市項目的設計和建設。